六祖坛经全文网
六祖坛经全文网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正法眼藏-白云禅师 佛祖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传 证严法师说故事
主页/ 佛本生故事/ 文章正文

佛学:每个人都有无可取代的优点,心不动,荣辱皆安定

导读:佛学:每个人都有无可取代的优点,心不动,荣辱皆安定“不动心”是一个人修养和定力的体现,若一个人心无定力,就会被外界环境左右,随外界的境遇而动摇。佛家认为,心是一切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想要真正入定,必...
佛学:每个人都有无可取代的优点,心不动,荣辱皆安定

“不动心”是一个人修养和定力的体现,若一个人心无定力,就会被外界环境左右,随外界的境遇而动摇。佛家认为,心是一切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想要真正入定,必须先从修心开始。修心即是静心,心灵不随外物而转,就能达到心智的自由。

五色幡升空时迎风飘动,一僧说是幡动,一僧说是风动,六祖慧能从旁边经过,笑谈,既非风动,也非幡动,乃二僧心动。

风动、幡动,都不过是外境的变迁,不动心,才能真正认清自我,保持内心的安宁。人们想要静心时,往往习惯于用理性去控制,但这样做很可能适得其反。

虽然在不断告诉自己“不能动心,不能动心”,其实这个时候心已经在动了;提醒自己“心不能随境转”这个时候心已经转了。真正的净心不是刻意控制,也不是刻意把握它。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因外在环境而波动。心不动了,人就不会为外界的诱感所动,从而可以净化自身。

人之所以难以认清自己,是因为真心蒙尘,就像一面镜子,被灰尘盖,就不能清断数 照出物体的形貌。真心不显,妄心就会占据人心,时时刻刻攀缘外境,心猿意马,不识本心,内心不定,心就会随物转。

倘若能了知自己的心,动静如一,那么万象万物都可以随心而转。静心才能入定,从而摆脱外物的牵绊:心不因外物面动才能真正认清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不管世间如何变化,在心静的人看来,都是一样。

可是,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心不但无法静定,无法转物,还常常随着外境的变动团团转。心灵之所以做不了主,是因为世间诱惑太大,我们容易被虚名所惑,被虚利所迷,无法摆脱欲望的纠维

人们常常有一种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做事的动机往往不是那么明确,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照去行动,尤其是在通往成功、幸福、快乐的道路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

俗话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能在多数人的否定中肯定定自我的人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也是能走向成功的人。能够在多数人的打击中昂然挺立,坚持自己的判断,不为外物所动这样的人一定能有所成就。只要心中澄澈清明,就不会被欲望牵制。

有一位得道高僧说:“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块陋石,那么你可能水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的宝石,那么你就是无价的宝石。”人如果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就是成功的一半,关键在于,人很难做到正确地看待自己。

佛陀或者高僧度人,就是要教人们找到自身的慧根,告诉人们成佛的关键在于自已的修为和领悟。度人的第一任务,是教会别人认清自己的优点。

在失败或者不如意的时候,人们往往怨天尤人,觉得世道不公。事实并非如此。人们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自身的力量。正像故事中所表达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对自身高贵的灵魂视而不见。这个灵魂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只要需要它、相信它,它就不会离我们而去。

任何人都不要觉得自己过于平凡、不值一提,每一个人都拥有佛性,关键在于能否给予自己肯定。人是可以改变的,一切就看自己怎么看待。如果太早给自己下定论,屈服于现有的命运,那么,一生将只能停留彷徨在学会肯定他人之前,应当先学会肯定自己。

自我肯定,要有“我能、我会、我可以的自信。一个能自我肯定的人,自然拥有自信

。每个人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优点,认清自身的宝藏,了知自己的心,对自己有坚定不移的信心,才能实现自我,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来。